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缺失的一角》阅读指导教学
发布时间:2020-04-0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赵璐、蒋芬

 《缺失的一角》阅读指导教学  

一、阅读指导过程  

(一)阅读前  

1.课件出示童诗  你的眼睛/你的鼻子/让我喜欢你/你的笑容/你的声音/让我更喜欢你/我会和你做游戏/我会给你讲故事/我真的喜欢你  我可喜欢你/你喜欢我吗  导语:我可喜欢你,你喜欢我吗?喜欢我什么?  

2.出示作者图片  导语:这个人,你喜欢他吗?  介绍作者:(课件显示)谢尔·希尔弗斯坦——诗人、插画家、剧作家、作曲家、乡村歌手。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绘本作家之一,他的绘本作品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全球销量超过18亿册。在美国,有童书的地方,就有谢尔的书。  

导语:你不喜欢他,他可喜欢你们了,他创作了很多绘本给你们看。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他创作的一本绘本:(出示封面课件)  

导语:暂且不论他这个人如何,这本书可是很厉害了,有人这样说:它可能是你最快读完的一本书。(课件显示)别人这样评价,你相信吗?(估计孩子有说相信的,也有不相信的)没有关系,我们先来看看这本书吧!

(二)阅读中  

1.课件出示并播放flash版本《失落的一角》(注明:没有文字)    导语:相信了吗?确实,几分钟就看完了,就是这样的一本书。看完后,你感觉如何?  预设:估计学生可能会说有意思,也可能会说简单,也可能是有些地方让人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在讲什么。  

导语:是的,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我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看懂这本书?  

(1)看懂了什么?(针对整体内容)  

(2)什么地方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3)有什么地方没有看明白?  预设1:估计不少孩子会提出疑问之处。(特别的地方就是“为什么放下好不容易才找到的那一角”。)  预设2:这是一本书,这本书还缺少什么?(提示孩子注意缺少文字叙述部分),(可课件显示封面局部。)  导语:出现这么多疑问,怎么办?  (引导学生可以寻求同伴支援,可以通过讨论解决。)  

2.发放没有文字的《失落的一角》版本。

3.出示讨论规则:  1)先讨论交流,解决小组的疑问。  (2)因为只有图画,小组尝试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图画旁边标注文字,不必选择太多,两到三幅即可,最多不超过四幅。可以根据图画写写对话,可以写写图画所表述的事情。  (3)为了方便小组展示,要预先做好计划,安排好讲述故事的同学和操作PPT(老师提供)的同学,讲述的同学可以分工,如果有对话标注,不必只限定为一位同学讲述。  

4.小组讨论交流纯图画版本的《失落的一角》。  

5.汇报自己组的合作成果。  两名学生,一名学生汇报,一名学生操作无文字版本的《失落的一角》PPT。  导语:我们现在已经出现了几个版本的《失落的一角》,非常好,同学们都很好地在与谢尔·希尔弗斯坦对话、交流。现在我们来看看谢尔·希尔弗斯坦版本的《失落的一角》。  

6.播放有文字版本《失落的一角》flash版本。  

7.启发学生比较自己的版本与原版文字的异同,谈谈自己的想法,评价一下原作。(注意引导学生对自己文本的自信。)  

(三)阅读后  

1.导语:比较一下,你觉得自己的版本与原版哪个好一些?或者说你某些画面标注的文字比原文更好?对待自己的版本,你准备下一步再做些什么工作?  

2.导语:前面我们说有人评价这本书“它可能是你最快读完的一本书”,但同一个人还评价“但恐怕也是得花上一辈子咀嚼的一本书”,读了这本书,你来说说这个人为什么说要花一辈子来咀嚼。  引导孩子简单阐释自己的真实想法(三言两语即可,不做追究)  

3.导语:初读这本书,或者说我们匆匆浏览后,有这样的感受是非常了不起的,是不是真的就是要花一辈子来咀嚼,我们只有留待时间来检验。    

4.导语:对于李老师这样的成年人来说,这个绘本就是跟我们讲述关于“缺憾”与“完美”的故事。“缺憾”未尝不是一种“完美”呢!“缺憾”给我们动力,给我们前进的力量。我们的同学不就像绘本中的那“缺失了一角”的圆吗?我们不断地修改者自己的故事,我们正演绎着《失落的一角》的课堂版。  板书:完美 缺憾  

5.导语:不光我们,作者也在不断地前进着,这本书出版后,作者也觉得它不够完美,也在不断修改着,正因为如此,作者又创作了《失落的  一角》的后续篇,或者叫姊妹篇《失落的一角遇见大圆满》(课件显示书的封面),更加精彩,更加有意思,我们可以在课后找来看看。  

【评析】  

“最新课标”提出语文整体阅读的要求,强调语文学习的综合性,以及语文学习的外延——生活。作为整本书阅读指导,《缺失的一角》的教学设计给了我们启示。无论是一篇文章还是一本书,都是一个整体。我们的阅读和思考,应该呈现出整体的循环和发展。李老师的阅读指导教学设计,分为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三者虽分阶段又有联系。在阅读绘本前,用一首充满童趣意蕴的儿童诗,巧妙、迅速地把《缺失的一角》与众不同的作者与书的独特性告知学生在“为什么喜欢”的期待中,感受“它可能是你最快读完的一本书”。没有花费过多的精力作阅读前的铺垫和准备,在悬念和趣味中,直奔阅读。  整本书阅读指导,应保护学生完整的阅读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阅读中”,教师提出“看懂了什么”“什么地方给你留下深刻印象”“有什么地方没有看明白”,以及“出现这么多疑问,怎么办”。概括起来,就是三个关键词——“印象”“疑问”“明白”,让学生形成对此书阅读的自我构建。阅读的根本应是听说读写的融合,万变不离其宗,整本书阅读指导始终围绕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接着,教师要求学生分组“尝试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图画旁边标注文字,不必选择太多,两到三幅即可,最多不超过四幅。可以根据图画写写对话,可以写写图画所表述的事情。”让学生自由选择,进行图配文或读图创作,语文实践活动贯穿在整本书的阅读中。可见,在整本书阅读指导中,学生始终处在阅读活动中,让倾听、思考、讨论、写作、阅读等自然交融,学生为图配文,互读图文,在互相阅读比较与思考中,保护学生的阅读自信心,真是“授之以渔”。  到了小学高年段,在阅读指导中应注重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给学生搭建运用语言与表达能力的桥梁。在阅读指导教学的结束阶段,照应阅读前“最快读完的一本书”,提出此书“也许是得花上一辈子咀嚼的书”。只要有三言两语的发言,学生有真实感想即可,对“缺憾”与“完美”有体悟即可,更允许把“缺憾”与“完美”埋在心底,在不同阅读阶段与阅读体会中,去诠释、回应,学生的语文素养自然得到提升,体现出整本书阅读教学润物细无声的语文境界。  语文课,教师绝对不能退出“阵地”,学生需要我们。一堂语文课,应该是一篇完整的记叙文,还应该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更应该是一首动人的诗;所以,应该讲究“起”“承”“转”“合”。讲究“起”“承”“转”“合”的语文课,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更能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奠定基础。语文课,也必须关注整本书的阅读教学,如此,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宏观把握能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实验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2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奔牛镇南观路58号 电话:0519-83211439 83211214 83217635 邮箱:czbnsyxx@163.com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