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林志明名校长工作室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发布时间:2013-10-2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韦国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武进区奔牛实验小学 林志明
对小班化教育的再认识,在今天的教育里,大班额、工厂化、个人一面……到处都存在。
所谓仰望星空:
1.小班化教育是大国的教育。
大国之大不在国大,而在于国强,其中一个重要的标识即国民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令人遗憾的是,诸多权威机构与案例都证明我们在这方面的欠缺。例如:欧州工商学院公布的2010年全球创新指数排行榜显示,中国内地的创新指数仅排在全球的43位。
而在同一个排行榜里,新加坡位列全球第七位,对于全部国土只有武进区大小的小小岛国,有谁认为它是一个“小国”,那么他们的大国地位从何而来?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说:“我们什么资源都没有,只有人才。”在新加坡的一所普通社区小学里,我们看到:有30个人的大班教学,也看到了只有3位学生的英文课,只有7位学生的泰米语课,只有9位学生的中文课。学校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为其量身开课,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充分保护每一个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班化教育是大气的教育。
小班化教育是大气,是对外在世界的适宜回应,是对人的需求的真诚关注,是对功利主义教育的摒弃和规避。小班化教育不唯条件而存在,并不是班额小就是小班化教育,也不是班额大就不是小班化教育,它的实质在于对教育进程中的每个学生的关注,每一个人的生命全程的关注。南京市提出“聚焦每一个”,在这里,教育的叙事方式和关注重心,由群体、整体,还原为每一个个体——每一个学生,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参与者。这种还原使原本平淡的教育生活变得气象万千,变得美轮美奂。
.小班化教育是大德的教育。
在社会转型期,当“富二代”、“官二代”、“穷二代”已成为社会的高频词时,当劫持无辜幼儿等恶性反社会事件一再发生时,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其实就是对我们自身安危的关注。我们有理由相信,教育是缓解社会阵痛的有效通道之一。目前的小班化教育,往往都是生源一般的普通学校,惠及的是无力择校的学生(包括我们在座的学校有很多的新市民子女)。这样的实验与探索,意义重大,让每个孩子都活得有尊严,更受关爱,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才会有更多温情,在这个意义上说小班化教育,是在为个体积善业,为社会积功德。所以我们在座的参与小班化教育实验的教师都是从事积善积德的事,功德无量。
试点中目前有两个问题考验着我们:
一是“学生数降不下来怎么实施小班化教育?”我们回答是:小班不是数量上的小班,而是理念上的小班。(100%地关注每一个孩子)
二是学校缺钱,缺教师怎么实施小班化教育?我想:思路变了,资金和人都不是问题。小班化教育的最终追求是使每个孩子和谐、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所谓脚踏实地:
小班化教育的实践策略:
小班化教育并不一定能导致“关注每一个”,为了使我们真正做到“关注每一个”,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学科特征、课程特点、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要求三大策略:全员观、个性化、真活动。
1.全员观:让阳光温暖“每一个”。
全员观具有丰富的内涵,它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反对任何形式的教育歧视,无条件地接纳所有的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到尊重,关怀和认可。其核心就是强调教育的公平、文明和正义。小班化教育力求描绘出这样一幅校园景象:教师似阳光和雨露,学生是树苗和花朵,阳光雨露滋润着每一个小小的树苗,每一朵娇艳的花朵,师生脸上展露微笑,在一个较合适的密度中坦然地交位。同时学校显现一个和谐的良好氛围。
1)环境创设体现全员性:
校园既是学习的场所,又是学生生命活动的空间,体现美、亲、趣、智的特点。
2)让学生在自己的空间里找到归属感。
师生共建学习环境,突出学生的自我拥有感和自主参与感,从而找到归属感。
3)全员性要求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为此在教学活动的过程,真正实现四个100%100%的课堂发言率,每一位学生都参与;100%的学生展示,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的平台;100%的激励,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鼓励;100%的收获,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在教育和活动中,100%的学生能参加到活动之中,100%的学生教师与家长沟通,100%的学生得到赏识。
.个性化:强调教师应了解学生的经验、能力、兴趣等个性差异,在大班化教育教学中,“三多三少”:
全班统一学习机会多,个人学习机会少;接受学习机会多,展示学习效果的机会少;学习水平高的学生参与机会少,水平低的参与机会少。教师很难顾及“每一个”,只能寻求一种适合于班级多数人的教育策略——“抓中间,带两头”。大班化课堂更关注学生知识掌握的“平均性”,难以兼顾学生多样的学习类型和个别化的需要,容易导致学业水平较低的孩子与群体的落差不断加大。我们不指望一下子就完全改变,这是不现实的,但我们努力做到:
1)注重教学的针对性:教学中关注教材的落实的同时更多地关注一下学生学习的起点和个性差异,教学前更多地了解学生,从而使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
a.可以建立学情分析档案。
b.可以对学科教学起点做些基础性调查,即摸底、分析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在备课中进行个别化设计,真正体现因材施教。
c.可以设置课前预习单,充分把握学生的难点、疑点、兴趣点,及时调整教学设计,缩小教学要求与学生实际的距离。
2)注重学生课堂的参与度。
小班化班级学生人数减少了,并不能每个学生得到关注,教师要做有心人,扫除教学的盲点和盲区。
a.个性化备课。对需要特殊关照的学生,教师预先准备好个别指导方案。教师心中无盲区,课堂才能无盲区。
b.课堂中有意关照。如有的教师在黑板的一角画有学生座位图,教师记录每一位学生的发言频次,这样可以对学生的发言情况一目了然。
再如教师常常设计分层学习任务,采用小组编号的方式标记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减少疏漏。
又如有的课堂采用开火车或PK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参与回答的积极性。
3)注重关注学生的自主选择。
让学生拥有一定的选择权,是个别化教育的目标之一,要想实现学生的自主选择,学校就要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机会。
a.提供更为充分的学习资源。
南京汉口路小学的“四式学习单”,四种不同颜色的纸……还有的学校通过设置丰富的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选择。
b.关注选择过程中学生自尊心的保护。
在提供学生多种选择机会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智能状况,如有的学生表现能力强,有的学生为了掩盖自己的弱点,往往选择最高层次的问题……
4)注重及时强化和及时跟进。
个别化教育的优势在于教学内容可以及时得到强化,小班教学应发挥这一有利因素,现在有的教师尽管置身于小班教学的课堂,但并没有个别化教学的视角。
如音乐课上,齐唱出现问题时,不去关注出现问题的学生,对其进行辅导,而只是强调让全班再唱。
如数学课上,教师出示高难度的问题时,只是由高水平的的学生来回答,而对低水平学生能否理解老师不及时跟进。这样的教学仍旧是粗放的,学生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及时解决,这给后续学习带来障碍。
另外:还可以建立学习档案,把握学生学习的发展轨迹,使用适合的教育策略,这是一种有效的个别化的教学策略。
.真活动:活动是小班教学的突出特征,必须从守纪的课堂走向活跃的课堂。
1)首先要有开“放”的意识,小班教学的活动才能真起来。
a.教师要感觉到,体会到“空间”的开放,给管理者提出了挑战。
b.教学设计要开放:教学目标多元,教学内容开放,教学方式要灵活。
c.学生的学习活动要开放:让学生感受到规范的基础上自由。
d.师生对话的开放:提倡平等和亲近,消除学生的胆怯心理。
2)教师要有新的调控技能。
目前小班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活动的效率与效益问题,与教师探讨中发现,教师也说,有时感觉很困惑,有时热热闹闹,其实效益并不高。我想:主要原因还是我们长期习惯于讲授式教学,缺少组织活动(包括班级活动,实践活动)的教学策略和实践技能所致。
a.活动教学最重要的是合作学习方式的应用。
有效的合作学习第一:需要教师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同伴互助的依存度。
第二:需要创设各种条件,促进小组成员共同参与活动(而非个别人的活动)不断增强参与活动的主动性。
第三:要逐步形成保障机制,使每一个人承担学习的责任(要教师们探索)。
第四:要不断培育学生的人际和小组学习的技能,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存在的价值。
因此,教师要提升专业技能和素养,才能做到收放自如,实现活动化教学的丰富效能。
b.要不断探索,形成自己的教学策略。
从国内外的情况看,小班教学没有固定的形式,因此,实践中要感受到新与旧的交融,珍惜原有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反对一刀切,一提新东西把旧的有效的东西都抛弃。批判与继承是教师的能力。)
要利用小班教学环境的优势,把能做的做得更好,再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参与,把理想变成现实,这个过程中不断总结,提升,形成经验。
另外:目前我们所处的状态是:“形似”小班化的研究阶段,大班教学向小班教学的转型阶段,大班教学的足迹还十分清晰,小班教学的影子刚刚初显,这是比较长的一段路。
通过努力完成了“形似”的阶段后才能逐步向“神似”的阶段前行。“形似”到“神似”有很多问题需要探索,如:
1.小班化教育追求的教育真谛是什么?目前的社会环境、行政环境我们到底该怎么做?
2.小班化教学与传统的大班额教学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3.小班化教学的策略和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与活动,学校的教育管理与家校关系如何处理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去冷静、直面思考。
4.如何着力内涵发展,从关注外国到关注中心,从表面上推进走向聚焦核心问题,从条件建设走向真正意义上的内涵建设都值得深思。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实验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2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奔牛镇南观路58号 电话:0519-83211439 83211214 83217635 邮箱:czbnsyxx@163.com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