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欢迎光临武进区奔牛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小班化教育联盟网站  
用心为每个孩子营造成功梦
发布时间:2011-12-02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潘虹

 

这一学期,我所教的是小班化的班级。所以,在阅读时,我会比较倾向挑选对小班化教学有帮助的书。小班化教学的主旨就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中的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写写仅七个字,可是如何去具体落实,让人深感困惑。我无意间看到了美国著名的学习问题专家托马斯•阿姆斯特朗先生所写的《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一书中的章节片断,让我觉得很是惊喜,所以通过各种途径,终于得到了这本已经绝版的教育名著。刚翻阅了几章,就让我感到前路一篇光明,思路开拓了很多。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是一本西方教育名著,是作者托马斯•阿姆斯特朗先生历经15年深入调查研究所写成的。这本书想告诉我们的是:事实上,本没有天生的所谓学习上不行的孩子,即使是那些有特定学习残疾、阅读困难症、好动症、功能紊乱性读书困难症、数学滞塞症等简称学习潜能无法发挥症的孩子,他们绝大部分是无形的标签效应和世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待所致的。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的第一章就以一个个真实鲜活的事例,给我们展示了许多在世人眼中的问题学生。第一个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孩子,他叫比利。他总是喜欢发明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玩意儿,例如让水沿着水槽流下,带着乒乓球滚入洞槽,轮番撞击数只铃铛鸣叫,使一头玩具小猪旋转起来,最后进入玩具鳄鱼嘴里。这样,一个鳄鱼似的小切削器便被启动了,你可以在里面削铅笔。他发明的诸如此类的机械,既富创造性又有实用性。然而,这样一个聪明的孩子还是被勒令退学了。因为他似乎不能完成学校老师教给的任务,他甚至连简单的计算房间面积都无法完成。
还有一个活泼好学的6岁小姑娘。当第一天进入学校时,她是何等的激动啊。可她已习惯于把时间花在小池边与朋友们画画、戏水、堆砖和唱歌。在入校第一天这么一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她充满了期待,她期待能在四周走动走动,期待能了解一些事物,期待学校能随处歌唱、玩耍,她还期待着能与其他小伙伴在一起自由自在地交流。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她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不得不长时间坐在座位上的世界里。在那儿,她必须去解析老师冗长复杂的说辞, 必须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书本上那些细小而又弯弯曲曲的数字与字母。当她在老师面前表露出自己的失望与迷惑时,老师竟就建议她去专家那儿做个检查。于是,她在专家的检查下,被人认为认定患上了“学习潜能无法发挥症”,成为了大家谈论歧视的“103房间里的痴呆生”。阿姆斯特朗先生还向我们举了许多孩子的事例。他们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可爱聪明而有个性,可他们都不被认可,都失去了成功的机会。
实际上像书中描述的这些孩子,在我们教育生活中也比比皆是。他们在学习中异于常人,于是,有的背负上了“学困生”标签,有的背上了“特殊学生”的标签,在学习生涯中艰难跋涉,永远走不出失败的阴影。阿姆斯特朗先生认为应该把学习残疾,学习困难这一概念换成“学习差异”,成千上万被认为有学习残疾的孩子,其实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只是老师和家长并没有认识清楚。而且,这些孩子,之所以在学校学习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甚至被歧视忽视,是因为没有人认识以及开发他们应该在学校表现出来的东西,也就是说他们特有的天赋与才华因大人的忽视与偏见而彻底泯灭了。
书读至此,我不禁回想起自己的四年教学生涯,回首自己遇到的每一个学生。我有没有从多方面去关注他们,了解他们,找到适合他们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呢?在整班教学的过程中,我有没有兼顾到每一位学生呢?我有没有贸然地在心里给某给学生贴上标签呢?许多的疑问,一点一滴的反思之后,我豁然开阔,明白了自己之后的教育之路该如何去走。我会试着去尊重每个孩子的学习风格,找到适合孩子自己的方法,根据孩子的大脑功能的独特情况去教育他们。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也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同时拥有九种智力,只是九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着,使每个人的智力都具有特色。我们要承认孩子的独特性,形成积极的“学生观”,去真正的因材施教。
教育专家李圣珍常说:教育是一门神秘科学,需要耐心地探求和细心地分析。我将在以后漫漫的教学路上,去耐心发现每个孩子的特点,探索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真正地关注每一个孩子,尽力让每个孩子拥有能成功的心愿与潜力。
一句话可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一本书可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一位教育家则可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我想,我会从看《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这本书起,边看书,边思考,学着做好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培养他们的专属的学习能力,引导他们走正确的人生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成为一个问心无愧的老师的同时,用心为每一个孩子营造属于他们自己的成功梦。
 
参考文献: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第一章第3页 作者托马斯•阿姆斯特朗 2002年1月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第一章第16页 作者托马斯•阿姆斯特朗 2002年1月
《走进新课程》第五章 第160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1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实验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2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奔牛镇南观路58号 电话:0519-83211439 83211214 83217635 邮箱:czbnsyxx@163.com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