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教苑求是(36期)
发布时间:2005-09-3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bnpm

林志明   解放英

人活着不是为了痛苦,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的目标,培养出幸福的学生是教师的最高境界。没有人能将自己不具备的东西奉献给别人。教师要给学生以幸福,自己首先应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幸福是什么?英国科学家经过研究,用公式进行了概括:幸福=P(5×E)+(3×H)。其中P代表个性,包括个性、世界观、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E代表生存状况,包括健康、财政及交友。H代表人的高级需要,包括自尊、期望、成功等。得分越高,人就越幸福。要让教师成为真正的幸福者,就必须结合相关指数,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生活质量,让幸福成为教师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让每一个教师都充满希望,让每一个家庭都洒满阳光。

一、设身处地,关注教师所处的现实环境

1、关注教师的生存环境

改革的深入,学校面临再次洗牌、重新定位的严峻考验,教师同理。随着课程和人事制度改革,教师面临生存和发展的抉择。老教师虽曾经造就辉煌,并可签订长期聘用合同,但日新月异的教育改革,仍使他们有日薄西山、面临淘汰的恐慌。年轻教师能很快面对现实,接受挑战。但在倡导适者生存的激烈竞争环境中,他们的困惑将越来越多,压力也越来越大。许多教师对未来缺乏安全感,整天担忧着生存危机。

随着学生主体论的盛行,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考虑学生的需要,不断地向教师提出新的要求,教师必须是“圣人”,不仅在校内要做优秀教师,八小时之外也必须注意自己职业的“高尚与伟大”,言行举止得做社会的“贞节牌坊”;教师只能任劳任怨地工作,“为了别人的孩子,丢了自己的孩子”才是“奉献”。社会过高的要求使教师没有了正常人的生活。

2、关注教师的工作环境

教师理应是一个生存状态比较高的职业,但事实上却不太高。教师工作原本是个准自由职业者,有比较充分的时间享受教育工作,享受生活,享受人类文明成果,享受纯真的师生交往的乐趣,但现在事实上却不自由,而是被牢牢地束缚在了讲台上、作业本、试卷里,以及各种提高培训(有的是形式主义)上,直至心力交瘁;教师工作原本可以在安宁中平心静气地与学生一起学习,但现在有几所学校是安宁之地?今日一个验收,明天一个检查,后天一个评估,使学校失去了安宁,教师失去了安宁;教师工作的自由空间已经被挤压到最小,以至于教师几乎没有实现个人价值的余地了。

3、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

在全国掀起“健康风暴”的洪昭光教授提出现代人健康的四大基石,他认为起主导作用的是心理平衡。好的精神状态使人免疫力提高,生理功能处于最佳,所以能创造佳绩;反之,人体激素平衡就会失调,出现各种应激不良反应甚至严重后果。

随着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竞争的日趋激烈,教师普遍体现出的是既想抓住机遇发展自我、又怕面对挑战承担风险的矛盾心理。有的总感到有无穷的压力,觉得事情永远做不完,脑袋整天绷得紧紧的;有的对工作厌烦,对周围事物缺乏耐心;有的是知识越多越烦恼,总喜欢和别人比,喜欢对议论对号入座,与同事关系紧张。更多的是对学校、领导的要求提高,希望学校知名度大,发展快,希望领导远见卓识,能力强,能关注自己。普遍的生存、成材、发展和精神需要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刺激着教师。

二、以人为本,营造教师幸福的良好氛围

1、率先垂范作榜样

教师的幸福程度,是和学校有一个什么样的校长,有一套怎样的领导班子密切相关的。士为知己者死,教师觉得佩服你,信任你,跟着你干有奔头,就会产生幸福感。因此,学校领导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通过自然影响力和亲和力开展工作,增强吸引力、感召力,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自信心感染教师。立身要正:对教师要一视同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对教职工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要发扬民主,加强集体领导,做到不谋私利,不搞权术,取信于人。心胸宽广:尊贤重道,礼贤下士,选能而用之,择善而从之,对不同的观点做到海纳百川,;勇于创新:要加强学习、研究,不断调整思路,明确目标,鼓舞教师士气。

2、情系教师献真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情感这条清泉,就没有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亦然。关爱教师,必须投注情感,了解教师最急、最盼、最怨、最厌的问题,真心诚意地从意见最大、最希望办的事情做起,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让他们切身感受真诚与温暖,努力成为教师第一个求助对象。

⑴让教师感到尊重和信任。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有一著名的金字塔形的人的需要图,而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尊重,由此可见尊重是人的不可缺少的心理需要。当人被尊重和信任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提高工作效益。教师都是知识分子,每天都在教育学生,因此,更看重他人尤其是领导对他的态度。他们一旦感到学校领导是尊重他们的,就会爆发出巨大的工作热情。所以,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就必须十分注意尊重理解每位教师。对教师热情诚恳,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保护和鼓励他们的积极性,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学校可以开展各种丰富活动,如恳谈会、经验交流会、我为学校出个金点子等,这会使老师感受到信任和尊重。对于管理者来说,最重要的是两点:一是真诚,二是公正。所谓真诚,就是不虚伪,不欺瞒。所谓公正,就是不偏袒,无亲疏,对所有的教职工一视同仁。

⑵让教师体味温暖和关爱。

人的幸福有两个基本要素,即事业成功和生活安定。因此,作为学校领导,首先要为教职工解决后顾之忧。要把每位教师的家庭生活问题摆到学校的工作日程上,了解教师的生活疾苦,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满足教师的精神和心理需求。学校是教师的第二个家,许多教师在校时间远远超过在家时间,可以说已经把自己奉献给了学校。作为学校,应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努力创造现代舒适的工作条件,认真构思丰富多彩的活动,在细化上下工夫,在特色上做文章,满足教师工作学习与生活的需要,让他们工作顺心,生活舒心。

⑶让教师享受关注和欣赏。

人性最深沉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关注和欣赏。马克吐温说过“我会为一次表扬而高兴三百天“。作为学校领导,要走近教师,认同教师,经常性地激励和提高教师的积极性。要学会期待和激励,善待每一位教师。对优秀教师,要加强激励;对普通教师,帮他们找差距,析原因,明方向,真诚地帮教师确定发展目标,制订成材计划。应常常提醒自己:“请别吝惜你的赞美”。因为领导的任何一个信任的微笑、一个肯定的颔首、一个激励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可以拉近你与老师之间的距离,让老师从心底感到快慰,没有一位教师得到了校长的赞扬会无动于衷。让有贡献的教师在全校得到尊重和承认,这在老师们的心目中,会是至高无上的奖赏。

⑷让教师拥有好身体和好心情。

好的身体是一切幸福的载体,是干好工作的保证,是达到理想目标的基础。教师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强调体育的重要,但多数教师自已并未身体力行为学生作出表率。由于长年夜以继日地紧张工作,加之疏于锻炼调节,教师身体健康状况令人堪忧。作为学校,首先要引导教师理解“健全的精神在健全的身体中” 的含义,让他们注重身体的保健与锻炼。另外,让教师们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注意使其营养均衡,并定期为教师进行体检。让每一位教师都有了一个好的身体,这是给老师们最好的福利。

常言说:高职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卡耐基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如果我们有快乐的思想,我们就会快乐;如果我们有凄惨的思想,我们就会凄惨;如果我们有害怕的思想,我们就会害怕;如果我们有不健康的思想,我们就会生病”。幸福其实是一种自我感受,许多教师之所以整天烦躁不安,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们的思维方式不当。“瑾由心造,痛由心生”,学校领导必须加强教师的心理疏导,不断激起教师生命活力的火花石,使他们主动投身到集体生活,学会知足常乐,学会制造快乐,建立积极的思想情绪,树立有利于事业和个人发展的职业价值观,让教师以主人翁的积极姿态参与管理和改革。

3、工作过程讲策略

毛泽东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学校领导的方法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师的积极性,关系到事业的发展。在率领教职工团结奋斗的过程中,学校领导要时刻处于清醒和主动之中,机敏地抓住一切机会,运用多种合法手段,向全体教职工施加积极影响。尽量消除一些令教师不幸福的制度和文化,大刀阔斧砍掉低效的会议、空洞而无实际教育意义的活动,减轻教师负担,把8小时以外的时间还给老师们,释放他们的心智,还老师们做人的自由。

4、加强合作促发展

学校追求的是综合的育人效果,要求教师具备合作精神与团队意识。只有在与同事有效的合作中,才能体现出教师的职业价值;也只有在关系和谐的团队中,教师的幸福感、满意感才会提升。学校要统筹考虑,通过恰当的组合,制订明确目标,确定行为标准,安排活动空间,提高教师的相互依存性。各项工作安排既要有教师个人才能的发挥,又要有同伴的激励与合作,既有团队责任,又有个人责任。使每个人接纳并成为合作的热情传播者,并从中提高业务素质和能力。要经常性地给教师提供帮助,传递合作的技巧,适时监控与介入。引导教师正确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尽可能实现群体考核,减少校内竞争,杜绝内耗,不断将集体意志转化为集体行为,形成生动活泼、团结向上的局面。

三、凝心聚力,牢铸教师幸福的坚强后盾

1、以可持续发展的远景鼓舞人

心系创新,勇于挑战,抢抓机遇,形成特色,是新形势下学校发展的趋势,也是教师精神寄托所在。

学校要结合课改,与时俱进,走内涵发展之路,用发展的眼光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学校教育。要加强对比和本土化研究,既有切实可行的方案,又有具体扎实的措施,制订好学校远近结合的发展目标。以可持续发展的共同远景、不断提升的办学品位、鲜明的办学特色,鼓舞士气,振奋精神,增强信心。

2、以广阔的发展空间吸引人

人的幸福不仅仅是尊重和理解,还需要有更高层次的要求,就是工作环境的满意度和事业成就感。知识分子的成才动机很强,有强烈的事业心,渴望作出成绩,因此,学校领导必须在这方面多做文章。要制定恰当的目标,积极引导、不断鼓励教师献身事业,努力工作,做出成绩。在教师培养上,树立“哪怕是鸡皮管,自行车上的任何一个部件都有用”的思想,通过培训、岗位练兵、相互切磋、宣传典型等,让每一位教师都有施展才华的舞台,英雄都有用武之地,让教师在经历一次改革就像蜕一层皮的历练中不断成长,让教师的聪明才智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事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3、以有力的经济保障稳定人

经济保障是教师实现个人奋斗目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寻求多方支持,积极筹措资金的同时,学校领导要有企业家的经营头脑,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加强经费管理,开源节流,确保教师的经济收入逐步提高,

4、以健全的规章制度激励人

事业的发展,来自制度的健全和保障。

在建章立制上,要坚持实事求是与与法周严、与事简便的原则,突出长效性和延续性。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要着眼长远,从制度上找原因。对行之有效的制度,要进一步贯彻执行;不完善的,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建立科学可行的制度。积极探索“既重结果,更重过程,既重引导,更重激励,既重眼前,更重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同时,建立常抓不懈的机制,抓好贯彻执行,加强监督检查,实现教师自身价值的充分体现和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教师有什么样的体验,她就会把这些体验传递给学生。学校让教师体会幸福,教师就会福泽学生。让我们的每一所学校都成为师生幸福的乐园,成为教育幸福的源泉。

(责任编辑  谢红伟)


  角?     角!

——有感于学校管理者的角色定位

   

读那些名校长的管理故事,他们的气度,他们的智慧,我从心底里佩服。但想我自己,在一所只有二十来个教师四五百名学生的乡村小学的做一名校长,其实想的更多的是那些管理的艰辛。工作经历使我真实感受到的是,校长这个似乎荣耀的头衔,远不能掩盖那些“柴米油盐”的烦琐,尤其是时时处在各种矛盾的中心,那种微妙角色带来的压力。

是的,讲到角色,很多人顺理成章地认为校长是学校绝对的主角,但我却认为一个好的校长的正确定位应该是做一个二流的导演和一流的配角。

讲校长是二流导演,第一自是因为作为校长,要考虑学校的发展,要统筹全局。但这方面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那是太多了,尤其是对于我们这样的村小来说。再者,学校的发展在哪儿?那是要脚踏实地地做好学校教育教学等工作的。学校必须为服务区的老百姓负责,老百姓关心什么?不是将来他们会看到一所怎样的学校,而是现在他们的孩子是在一所怎样的学校读书。因此, “导演”学校的长远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校眼下的各项工作尤其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扎实有效。

学校的日常管理,必然地将校长推到各种矛盾的中心,这要求校长必须做好一名一流的配角。

作为校长,面对的众多矛盾中的一点就是要让我们的教师工作得开心,顺心。就这一点来说,从校长这一特殊的角色心理分析,那就是要处理好“威信”和“相信”的关系。现实工作中,很多人往往更注重的是作为一名校长的威信,信奉“威则立”,靠“严”树“威”,于是炮制出名目繁多的规章制度。其实不然,道理也很简单,压力更大程度上只会扼杀一个群体的创造力,那种“变压力为动力”的境界许多时候只是我们的愿望而已。试想:我们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在高压严管下怎能创造性地做好教育这一本就离不开创造的工作呢?

管理不是不要威信,校长的威信应该由“信任”来确立。那就是相信我们的老师,用好我们的老师,让我们的老师在民主宽松的环境下尽情发挥自己,人尽其才,通过我们老师共同创造的实绩来证明作为校长的能力,树立校长的威信;关心我们的老师,感受我们老师最真实的需要,包括工作中的,生活上的,以获得老师的信任,让老师在信任中接纳校长,感受作为校长的人格的魅力,威信同样可以不“树”而“立”。

因此,作为校长要学习真诚地站在一边欣赏我们的教师。学会欣赏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你能说校长不是配角,而且必须是一个一流的配角!

(责任编辑  谢红伟)


盘活课堂“插嘴”   开发课程资源

在实施课程改革以来,老师们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今天,我们看到的课堂教学,再也不是一味“师问生答”的模式化教学,学生们再也不那么“安份守纪”,等待老师的“发号施令”。课堂上,“学生插嘴”现象会常常遇到。如学生的插嘴不尽如人意,甚至离题时,你怎样让他愉快地坐下来?学生的插嘴富有挑战性时,你如何盘活,如何进行二度开发,让学生的插嘴成为学习的资源,成为探究知识,发现规律的新起点?学生的插嘴是在一种没有约束、没有负担的教学情景中产生的,这种个性的彰显是真实的、积极的、有意义的,科学地处理学生的“插嘴现象”,将考验教师的教学理念、调控水平、应变能力以及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机智。

一、“点石成金”。教学第二册《识字5》,让学生说说“雷雨”与“春雨”有什么不同时,突然传来“轰隆隆、轰隆隆”的声音,全班哄笑。这种尴尬场面是始料不及的,面对此,是板脸训斥或置之不理?还是……“对,打雷了,伴有雷声的雨,叫什么呀?”学生齐答:“雷雨。”老师接着问:“关于雷雨,你知道些什么?”“下雷雨时,我们要拔掉电视机的插头,不然会有危险。”“夏天,下雷雨时,我们不要站在大树底下。”“下雷雨时,我们不要站在屋檐下。”“下雷雨时,我们不要站在电线底下。”“我知道一句农谚,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这样的插嘴看似教学中的“不和谐音”,但是教师没有责怪,而是别具匠心地过滤其消极因素,提炼其有用的成分,进行剪切放大,粘贴到知识场,在轻松愉悦中,学生加深了理解,学到了知识。

二、“顺水推舟”。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有一篇课文《鲜花和星星》,这是一首诗歌,讲的是“我”最喜欢“鲜花”和“星星”。诗歌选取儿童视角,充满儿童情趣,诗中有这样两句“这里一朵,那里一朵,真比天上的星星还多。”“这里一颗,那里一颗,真比地上的花儿还多。”这两句看似矛盾,其实是从小孩子的观感角度写的,用鲜花和星星来交叉互比,进一步强调了鲜花多,星星也多。这是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时,学生读完课文,一个细小的声音从下面传来“错了,错了,一会儿说花儿比星星多,一会儿又说星星比花儿多。”我顿了一下,竖起大拇指说:“你真是个会思考的孩子!请把你的想法再大声说一下!”这位学生喜滋滋地大声地重复了自己的话。然后,我对大家说:“让我们也来做个会思考的孩子吧,小小组讨论讨论他的话,老师也来加入你们的队伍,好吗?”孩子们兴趣盎然,热情高涨,随后的发言让我感受到他们身上无穷的潜力。有的说:“白天,星星躲起来了,只看到满地的鲜花,鲜花很多很多,小朋友想到了晚上的星星,觉得鲜花比天上的星星多。”有的说:“晚上,看不见满地的鲜花,星星出来了,星星很多很多,小朋友觉得星星比鲜花还多。”有的说:“书上一会儿说鲜花比星星多,一会儿说星星比鲜花多,没错,是告诉我们星星和鲜花都很多。”

……孩子们精彩的发言,掀起了整节课的高潮。学生的插嘴正是老师的所想,顺着学生的插嘴,组织了教学,利用学生插嘴这一资源,上了一堂多么精彩的课呀!

三、“锦上添花”。教学二年级语文第三册口语交际《买文具》时,我先请小朋友同桌合作演一演张小雨在超市买文具和营业员的对话,接着指名学生上台表演。

1:阿姨,请问这种文具盒要多少钱?

2:小朋友,这种文具盒要15元。

这时,传来了一个声音“太贵了,还价呀!”我顿了一下说:“这位小朋友很有经济头脑!你们想一想,该怎么说?”

1:阿姨,能不能便宜点?10元怎么样?

2:对不起,超市的商品一律不还价。

……

学生表演完毕,我说:“顾客有礼貌,营业员阿姨很热情,表演得不错!巢语欢很有经济头脑,希望能便宜些。可超市的商品不还价。你们知道什么地方的文具可以还价?”“小摊。”“小店。”“路桥。”我说:“买东西的人希望用最低的价格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卖东西的希望多赚些钱。假如是到可以还价的地方买文具,你又怎样和营业员对话呢?”学生兴致勃勃地练开了,下面是学生的对话:

3:阿姨,请问这种文具盒多少钱?

4:小朋友,这种文具盒要15元。

315元哪!太贵了,能不能便宜点?

415元,已经很便宜啦!你看,这种文具盒式样多好,图案又漂亮,你真有眼光!

3:阿姨,10元怎么样?

4:小朋友,10元不能卖。这样吧,13元卖给你。

313元还太贵,11元卖不卖?

4:小朋友,卖13元,我已经一分不赚了。

311元不卖,就算了。我到别处去看看。

4:小朋友,看你诚心要买,11元,拿去吧。

……

学生的插嘴虽然出乎预设思路,但是合情合理。教师趁机挖掘、开发、引申、利用,重新设计和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插嘴为教师的教学锦上添花。

教学中学生的插嘴很多,有时会打断教师的设想,打乱教师的教学程序,但盘活了就会成为相应的教学资源。面对学生的插嘴,不应回避,不要急于对学生提的意见加以简单的肯定或否定,留点空间给学生自己去讨论,互相交流,互相沟通,让学生产生更多的问题,诱发更多的想法。不管由于学生插嘴使课堂横生出怎样的枝节,只要教师审时度势,随机应变,都可以将其转化为教学中的鲜活资源。

(责任编辑  郑小玲)

 

 

 

创设情境    展开想象

   

现象: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特殊的葬礼》教学片段

师:今天我们要认识一条国外的瀑布——塞特凯达斯瀑布,看看课文中哪些词句可看出塞特凯达斯曾是一条雄伟壮观的瀑布?

生:它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

生:从“汹涌的河水从悬崖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可看出它的雄伟壮观。

师:大家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课文,看能否想象到这大瀑布雄伟壮观的气势。

师有感情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生闭眼想象。

师:你们看到大瀑布了吗?

生:看到了。

师:如果你们是游客,你们看到这样的瀑布,会说些什么呢?

生:啊,这瀑布真是太壮观了。

生:真是不枉此行啊。

生:真是闻名不如见面啊!……

师:但现在,这雄伟壮观的瀑布却要消失了,我们来看看即将消失的瀑布又是怎样呢?

生:它在群山中无奈地低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等待着最后的消亡。

师:(出示这句话)同学们,你们也来读读这句话,读了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好像看到一位老人得了病躺在床上,紧闭双眼,说不出话。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位老人头发花白,眼睛失去了原有的光彩,呼吸也困难,好像马上要死去了。……

师:那它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

生:由于瀑布周围的许多工厂用水毫无节制,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

生:由于沿河两岸的森林被乱砍乱伐,造成了水土大量流失。

师:是啊,正因为如此,塞特凯达斯瀑布才会在群山之中无奈地低下了头。

师:同学们,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原因,那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生:这些都是我们人类造成的啊。我们人类应该醒一醒了。

生:我们应该节约用水。

生:我们不能乱砍滥伐。

生: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保护我们的地球,努力为地球妈妈增添一片新绿。……

 

评析:

在此教学片段中,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自然进入情境,让一条从悬崖上咆哮而下的大瀑布即刻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就能感受到瀑布的壮观和枯竭的景象。学生在自读思考的基础上,围绕重点句展开想象,并且通过讨论与交流,通过瀑布的前后对比,产生惋惜痛心的情感,从而激起他们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感情,水到渠成地体会了课文的语言文字中所包含的感情。学生在情境的渲染下所进行的阅读实践中,似乎身临其境,逐步学会了发表自己的见解,个体对课文内容的感悟不断地深入,他们的想象力也得到了实实在在地培养。学生学会了读中悟情,读中碰撞出了创造思维的火花,更好地体会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责任编辑  潘敏)

 


让美术课堂变得有滋有味

   

现象: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五味瓶》教学片段

师:(出示5个瓶子)小朋友知道不知道里面有什么?

生:(猜想瓶子里面装的什么)

师:(请几个小朋友上前品尝)

师:小朋友根据他的表情猜一下他尝到了什么味道?为什么?

1:酸的,因为他愁眉苦脸的,眉头都皱在一起了。

2:甜的,因为他笑眯眯的。好象吃到了什么好吃的东西。

3:苦的,因为他吃了急忙把它吐掉了。

……

师:小朋友们知道了5味瓶里面有5种味道。那当你尝到酸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呢?它是什么颜色的?

1:我会想到酸酸的柠檬,它是黄色的。

2:我会想到酸酸的话梅,它是咖啡色的。

3:我会想到酸酸的杨梅,它是紫红色的。

……

师:所以我们就可以用 黄色、咖啡色……等来表现酸酸的感觉。

师:那当你尝到甜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呢?它是什么颜色的?

……

评析:托尔斯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是学生的自主行为。我们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唤醒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使学生产生学习需求. 因为兴趣是儿童认知活动的动力。上述教学片断中, 我们把味觉引进了课堂,并且抓住小孩子爱玩的心理特点,在课的一开始拿出5个容器,激起学生好奇心。再通过让学生进行实际品尝,其他同学猜想的小游戏,引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对本课的学习。

课堂中,老师不是固定的告诉学生红的颜色给人辣的感觉,绿的颜色给人酸的感觉,而是让学生从酸、甜、苦、辣、咸这5种味道联想到各种食物以及它们的颜色,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了解一种味道可以用多种颜色来表示。例如:酸的,黄色的柠檬、咖啡色的话梅等等都是酸的我们就可以用黄色、咖啡色等来表示酸的味道。从而很自然的让孩子们用味觉去感受色彩,让美术课堂变得有滋有味。                                              (责任编辑  张伟强)


课堂为学生的需求服务

——由《天鹅的故事》教学案例想到的……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是工具性、人文性统一的课程,它反映了当代教育关注人本,关注生命、关注人的精神世界的新的教育理念。课堂上忽视了人多元的精神需求和情感需求及其人格发展的需求的教,是违背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以及个性张扬的,必将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的丧失和个体的逆反情绪的产生,发展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更无从谈起。

案例:

《天鹅的故事》主要讲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 在一只老天鹅的行动的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神奇壮观的场面。故事中的老天鹅的自我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让人感动。在教学时,我为了让学生体会老天鹅带头从高空俯冲下来,用身躯去砸冰的感人一幕,根据“重重地”“石头似的”“沉重的一击”这一些词语,设计了一个补写场景的练习,让学生通过想象补写出老天鹅受伤的情节,想通过强烈的视觉对比效果,让学生体会老天鹅的品质。在教者的引导下,孩子们用他们的笔描写出当时的那种情景:老天鹅冲撞时撕心似的惨叫,飞起时痛苦的呻吟,雪白羽毛上流淌的鲜血,浑身的青肿与羽毛的凌乱。我此时颇为满意,认为自己这是成功的教学片段,学生通过情节补白达到了对老天鹅的深刻理解,并从中完成和达到了语文学习中语言文字应用的目的。

不知为什么,学生突然窃窃私语起来,声音越来越响。许多学生纷纷要求发言,“老天鹅多可怜啊!简直惨不忍睹!”“我多么希望永远那么洁白、美丽!我不要看到老天鹅这样!”“老天鹅,你不应该流血呀!”听到这些天真、爱心的话语,我心猛的一沉,曾经引以为自豪的“精彩的教学片段”,学生是多么不愿意接受呀!重新回想自己的教学,我又惊讶地发现,我这一教学片段实际上是我让学生经历了残忍,我让学生经历了悲惨!而这些正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也不该做的。我们让学生感受的应该是人性的美好的东西,然而在我的层层诱导中,呈现给学生的却是一个破坏殆尽的可怜的老天鹅形象,忘却了老天鹅拥有的幸福的一面,忘却了这个天鹅因为有了理想而执着,因为有追求而“敢于牺牲自我”这样美好的人文精神!

来自学生内心的精神、情感的需要,正是我们教学的着力点。此时此刻,我灵机一动,向学生提问到:“伤痕累累的老天鹅真的那么可怜吗?你能试想它的表情、内心活动吗?”学生马上兴奋起来,纷纷要求发言,有的说:“它一定高昂着高贵的头,想这点痛算不了什么,为了天鹅的集体的生存,我要坚持。”有的说:“它面带微笑,暗暗对自己说,生命诚可贵,拼搏价更高。”还有的说:“它内心充满了快乐,因为它终会看到自己成功的一刻”……学生激动地说着,从学生的理解和感悟中,我感受到了他们对这只伟大的老天鹅的理解和敬佩,而不单单是同情、悲伤了,而这一份情感来得又是那么的真实、自然、感人。这是这是一种发自于学生内心的情感和态度价值观。也正因为如此,他们读着这一个故事,受到的是一次人性的洗礼,得到的是一次人文精神的沐浴。

反思(一):教学行为上真正体现学生的意志与要求。

教师要对教学行为进行合理预设,更要关注课堂教学的生成,从学生的主体要求出发,及时地调整课堂的教学进程,使教学过程始终成为学生带有自主意识的主动学习的过程。任何教师都不能用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来代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内化。而应该去积极引导学生去体验、感悟自己心中的“语文”,做到体验以生为本。在本案例中,教者在发现自己的“精彩片段”呈现给学生的,并不是学生内心所希望的,违背了学生的精神需求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因而激起了情感共鸣,产生了丰富的体验,有了预约的精彩。只有真正在教学行为上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人的意志,那才能真正落实了以生为本,这样的个体自主才有了保证。

反思(二):文本价值的追求与学生的内在需要和谐统一。

正确实现语文的文本价值,将直接影响我们的教育是否关注人的精神发展、关注人的人格发展。文本的真善美的追求不能强加给学生,而应该与学生的内在需要,阅读后的体验感悟和谐统一起来,符合学生的心理倾向、内心感受。如在本案例中的老天鹅的形象,如果只为了追求内在的伟大,而突出了外在的悲惨,不能不说是个遗憾。为什么不能通过老天鹅外在的幸福、快乐,来表现它的善良、伟大呢?顽强的老天鹅是一个美好的、难忘的人文形象,应该是美丽的,因此换个角度引导学生体验、感悟,这样更能让学生接受,也更能闪现它特有的人性光芒。从学生的人性需求出发,寻找文本与学生之间对话桥梁和结合点,让学生感受人文精神,传承人文精神,这样语文学习的价值会得到有效的发挥,语文学习才会真切动人!

反思(三):积极构建自由、真诚的对话交流平台。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对话交流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发现给予充分的鼓励,尊重他们的想法,分享他们的收获,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在本案例中,如果教者平时不注意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对话环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更多的是盲从,缺乏独立思考,更不要说大胆地与教师、学生对话交流了,那么如何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呢?在本案例里也就不会有学生面对老天鹅悲惨情景时大声的倾诉和最后发自心灵深处的交流了。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使课堂上的信息传递具有互动性,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平等、合作、真诚的对话交流,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表达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对话交流的平台上,满足自己的需要。

 

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不断满足学生的需求,真正使课堂成为学生发展的生命与精神家园。

(责任编辑  王兴)

 

 

 

 

 

 

变“要我说”为“我要说”

   

现象:

“这个问题谁来回答?”教师话音刚落。一些学生便举起手,于是我的目光便在举手的学生身上游历。忽然我发现很多学生举手后并没有那种急切的发言的冲动,而是表情木然;再看一下不举手的,竟然有一位成绩不算好的学生在打瞌睡。为了以示惩戒,我就叫他起来回答问题,他居然回答得很正确,于是我就问你为什么会却不举手,他说他以前也举手,可老师叫得总是成绩好的学生,既然老师不要他说,那他也就不说了。听了他的话,我才感到自己每堂课不都是在要他们说吗?教师点名,学生回答,这几乎是我课堂教学中的一个模式。学生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常常是被动地等待教师点名回答。他们的回答很大程度上存在着老师“要我说的”成份。

在以后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一改往日“课堂上要先举手后发言”的惯例,大胆尝试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言。本学期我执教三年级英语,三年级学生初学英语兴趣浓厚,但在实际的学习中却困难较多,毕竟是学习一门语言,学生接受能力有强有弱。有些学生在教师创设好的语言环境中跟着老师说上一两回就掌握了,部分学生还能触类旁通,在老师略一点拨就掌握了所学交际用语,这类学生上课发言甚多。而有些学生却学了一遍又一遍还是掌握不了,课堂上主动发言较少。如此往复,就形成恶性循环,学得好的学生越学兴趣越加浓厚,而学得不好得却越来越怕学这门课程。针对这一现象,我及时采取措施,让学生上课时不一定要先举手才能回答问题,而是谁先学会谁就先起来教大家说,鼓励每个学生都来当老师,增强每位学生争当小老师,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练习时采用“开练”的形式,遇到哪位学生有困难,前后左右同学都可以争着帮忙教他说,直到每个同学都能掌握为止。如果是情境对话表演,为了小组能在竞赛中获胜,所以只要小组中一位学生不会,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就会负责教会。这样一节课,教师能关注到每位学生,每位学生有多次发言的机会,这对于一门语言的学习来说是非常有益的。

 

反思: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教师们应该时刻把这句话作为教学的座右铭,并付之于行动中。在英语教学中,语言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锻炼尤为重要,因此在英语课堂上无需举手、自由发言是可行的、有效的。第一,课堂上时间是有限的,无需举手、自由发言节省了教师选择性的指名、点将的时间,可以充分利用四十分钟,使每一位学生操练到位。第二,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增强了自己的信心,敢于站起来发言。在课堂上很多学生主动站起来发言,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彼此之间有一种带动作用,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也符合中年级学生年龄特征。第三,高度集中了每一位学生和注意力。学生在课堂上认真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满足每一层次学生的要求。随时都有站起来发言的机会,使他们无暇分神,注意力集中在知识的学习中。第四,这一教学现象也充分体现了师生关系的转变。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再完全是控制与被控制,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共同的、平等的对话及合作。教师在教学中减轻了负荷。激励了更多的“小老师”。最后,对学生的发展而言,参与比旁观好,活动比静听好,亲身体验比事不关已好。所以这种教学方式正是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言,主动学习,使每位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对话中发展。

(责任编辑  曹伟芳)

 


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开展篮球“基本功”练习

  张虎大

篮球运动是学校体育运动项目中最受学生欢迎的项目之一,只要有一块篮球场,或者有一个篮球架,就可以看到几个孩子聚在一起快乐地玩篮球的情景。或许是篮球运动所具有的对抗性和竞争性,符合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它的观赏性和表演性,也是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总之,这项运动符合现代学生的性格特点,又容易开展,因此它获得了很多学生的青睐。

笔者多年带领小学生篮球队的训练工作,多年工作的体会是:在小学生的篮球比赛中,除了身材、身体素质外,小学生的篮球“基本功”的掌握情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是成人的篮球比赛,比赛中的竞争非常激烈,强调高强度、强对抗,也更加凸现“基本功”的作用。这“基本功”一词是笔者平时便于表述的口头用语,所谓“基本功”,就是篮球运动中的最基本的技术,包括运球、传球、防守、投篮等。世界上一些著名运动员很多从小就开始练习打篮球,比如美国NBA的一些球星,他们从小就玩篮球,通过多年的练习,已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玩起篮球来,那是真的如杂耍一样,随心所欲,得心应手,仿佛篮球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再如,笔者曾看到过这样一篇报道:某某地方发现了一名身材条件非常出众的打篮球的苗子,不过未发现之前这人从未接触过篮球,发现后,请了专职的教练为他补课,开小灶,但总是事倍功半,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最后专家会诊的结果是:已经错过了最佳的启蒙训练和基础训练时期,为时已晚,其实这也就反映了练好“基本功”的重要性。

因此,练好“基本功”是打篮球的基础。在基层学校带领篮球队训练时,笔者认为还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来开展“基本功”的练习,供同行参考。

一、          “基本功”练习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讲,他们的兴趣持久性比较差,容易转移,因此在进行篮球“基本功”练习的时候,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如果每天的练习是机械的,枯燥的,简单的重复,很难让小学生保持高度的热情,即使是学生在教师的权威之下完成练习的内容,也就如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样,练习的效果不会很好。反之如果“基本功”练习的时候讲究练习的方法手段,注重练习内容的合理安排,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可以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最大的发挥。

笔者曾经利用上课和课余时间在学生中作过调查,调查他们喜欢哪些体育明星,结果喜欢姚明的人非常多。于是在“基本功”练习的时候,就用姚明的故事来激励学生,让学生对照心中的偶像找差距,开展各种“和姚明比一比”的活动,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另外,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喜爱篮球,学校还每年举办四——六年级的班级篮球赛,在活动期间,学生对篮球知识的理解,学习篮球的热情都达到了一个高峰。

二、          “基本功”练习要有计划性和系统性

要想很好地掌握篮球的“基本功”,必须制定详细的练习计划,在“基本功”练习的时候要严格执行计划,切忌不可以今天想练什么就练什么,不能太随意。“基本功”的练习没有捷径可走,不可能一口吃一个大胖子。同时教师在带领篮球队训练时还要认真地执行“循序渐进原则”。

例如练习运球,首先练习原地运球,教师反复给学生讲解和示范正确动作,让学生充分理解手指、手腕的作用,练习时要让学生的左右手都练,练习不同姿态的运球,然后逐渐增加练习的难度,让学生运球前进,也就是通常说的行进间运球,如运球往返,运球绕障碍等,在比较熟练后再进一步增加难度,如变向运球,有防守的运球等。

三、          “基本功”的练习要全面

小学生篮球“基本功”的练习,就好象是高楼大厦的基础,只有基础打得扎实楼房才能造的高,只有“基本功”练得全面,才更有利于今后的发展。如在平时的“基本功”练习中,基层教练员常常“重手不重脚”,即重视运球、传球、投篮等手上内容,忽视了脚步动作和身体协调性练习,如滑步、后侧步、交叉步等脚步动作。

四、          重视“基本功”练习的信息反馈

小学生在“基本功”练习的时候,教师要做好信息反馈工作。因为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自我探究和理解的能力还是有限的,教师所教的内容,学生不可能全部理解和掌握,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把握各种反馈信息,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既可以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时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使他们尽快地掌握正确的动作,少走弯路,又可以及时的鼓励和肯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好的一方面。

例如教单手肩上投篮动作,这个动作的技术要求比较高,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他们不可能通过一两次的练习就能完全掌握正确的动作,练习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投篮变成了“推篮”;不会压腕压指等。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及时的发现这些问题,并且针对每个学生出现的问题帮助他们进行改正,避免形成错误的动作定型,因此重视信息的反馈在小学生练习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          “基本功”练习要从学生的身体特点出发

篮球“基本功”的练习要根据小学生的身体特点出发,不能成人化、专业化,不宜进行大运动量、高强度的练习,而应当注意练习的趣味性、游戏化,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安排应当符合小学生的特点。

例如在进行身体素质练习的时候,就要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学生们正在长身体的阶段,不能在坚硬的水泥球场上进行大运动量的跳跃练习,防止出现平足等现象。再如在练习的时候,练习的时间和运动量应该得到一定的控制,防止学生出现过度疲劳,影响学生的生长发育。

六、          “基本功”练习要持之以恒

篮球“基本功”练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开花结果的,它必须经过长期的练习,同时通过练习所获得的“基本功”也不是不变的,如果停止练习,或者练习断断续续,必将影响“基本功”的掌握情况。一些专业的篮球运动员,他们非常注意持之以恒,在比赛的休息阶段,每天都坚持到球场上练习,练习的内容也就是运球、投篮等基本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在比赛的时候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对于小学生来说,无论在理解的程度,动作的巩固,经验的积累等方面都不及成人,因此更要坚持长期练习,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责任编辑  潘敏)

 

 

 

别让清泉从指缝中流走

   

如果是一块石头,它会有自己独特的棱角;如果是一个人,他会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新课程下,我们应关注孩子在课堂中独特的生成,也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命的气息与情趣,充满全新的挑战与创新。

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课前设计时,教师总千方百计地猜测学生可能会提出怎样的问题,自己又该如何作答。但我们的孩子天生就有一双渴求智慧的眼睛,他们充满了好奇,总爱“打破砂锅问到底”。而这些问题,实际上就是教学中生成的最宝贵的资源。我们应该把教学预设看成是外出旅行时的指南针,而不是有固定路线和时刻表的火车。教师应尊重、激励并赞赏学生基于自己理解的发现,给予学生讨论、争论的空间,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教师的责任是把钥匙交给学生,告诉他们怎样开门,要相信孩子们是能够登堂入室的。如我在教《恐龙》一课认识恐龙的生活习性时,我问:“同学们,你从文中读懂了什么?”学生马上抢着回答,有的说:“我从文中知道了恐龙大多以吃植物为主,也有专门食肉的,霸王龙就是一种凶猛的肉食恐龙。”有的说:“我知道了恐龙是卵生的。”……但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书上写错了。我从课外书上了解到恐龙不全部是卵生的,也有卵胎生的,雷龙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这时,我马上问:“那么你认为第五自然段第一句话应怎样改才更恰切?”立刻就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改成恐龙大多是卵生的就正确了。”这时我马上鼓励学生:“是啊!书上的东西也不尽全是对的,这位同学发现得真好,他还敢于向表示权威的课本挑战,真了不起。”老师的一番话大大鼓励了学生,让他们敢想敢说,勇于向表示权威的东西挑战了。

还是在教《恐龙》一课探讨恐龙神秘消失之谜时,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可能有什么原因使这些恐龙神秘消失的?”这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有的说:“是一次火山爆发造成的。”有的说:“是地壳运动造成的。”有的说:“是一场可怕的疾病流行造成的。”还有的说:“是一个非常大的陨石撞击地球,造成地球上植物和动物的毁灭。”……众说纷纭时,经常有同学站起来反驳别人的意见,他们辩驳道:“你有什么证据,这么巨大的陨石找到没有?照你这么说,那威力巨大的陨石造成了地球上动物和植物的毁灭,那么和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的有些爬行动物到现在还存活着,这怎么解释?……”同学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这时我导而不牵,就任学生自由争辩,自圆其说,让语文课堂上加上一次小小的辩论赛,同学们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已最大限度地表现出来

课堂中有许多“意外”或许会打乱教学的节奏,但那些不曾预约的精彩也会不期而至。教学只有紧紧围绕学生的“课堂生成”,层层深入地展开,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教师预设的思路。这样,学生在课堂中生成的资源才不会像清泉一般,在我们的指缝中流走。

(责任编辑  王兴)


绝妙的错误

   

每次考试,总会有不经意漏写姓名的同学,然而瞎写自己名字的却未曾发现。可现实总爱与人开玩笑。这学期,我班的一个调皮男孩却在自己的卷子上写上了一个潦草的大名——“天才”。他这一“创举”实在给我以不小的惊讶。第一感觉就是太张狂,目中无人,居然自视天才,绝对要狠狠地教育,煞一煞他的威风,否则他今后更是有恃无恐。当我按捺住性子批阅完他的卷子时,我心中模糊了,整张卷子做的是极有水平,应用题思路独特,简直是无可挑剔,实在让我由心底里佩服:这实在是个不可多得的“奇才”。至此,我已彻底改变主意,心里反而暗暗嘀咕:他写的这个名字正是折射了这个孩子的天真、大胆、自信的个性。保护孩子的天性,张扬其个性,不正是我们现在教育之首任吗?

看来,我要抓住眼前这个教育的契机,千万不能因我的鲁莽、草率而扼杀一颗纯洁的心灵,再说姓名只是一个区别他人的符号,何必拿这点小事跟一个充满才情的孩子去较真呢?此时,一个个道理已说服自己,不必小题大做,更不必兴师动众。

第二天,我把试卷分发下去,故意提高嗓门说:“天才九十九分!”没有人上来领卷,全班顿时哗然,有的惊讶,有的扮鬼脸,有的表现出幸灾乐祸,肯定要倒霉了,有的是不屑……面对眼前的一切,我接着说道,这位天才在我班,我感到很自豪,因为我就是天才的老师。这位同学的答卷让老师确实领略了天才的风情,如果没有一百分这个限制,我一定会给他一百五十分。请听我读最后一题他的答案,他不仅是位聪明的学生,更是一位创新家。同学们听完后脸上都充满了敬意。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位天才是谁吗?让天才自己站起来。这时一个红红脸蛋的男孩慢慢地站起来,他的脸上充满了自信又略带几分难为情。我知道我再讲别的已是多余,知道了自己的长处,明白了自己的不足,还需用语言吗?紧接着我让全班同学用掌声鼓励,他来到讲台,双手接过了我手中的试卷,这时我用赞许的目光迎合了他并用手指快速地点了一下他的姓名栏,他会意地点了点头,并带着胜利的微笑美滋滋地回到了座位上。

从那以后,他对我更是亲热,与我说长道短,与我共谈自己爱看的书籍,在学习上更是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在班中脱颖而出。

一直以来,我觉得他的错误是那样真实可爱。教育是一种艺术、一种机智,我们在孩子做错了事而又知道自己错了的时候,对他的错处忽略不计,而对其表现出来的积极进取的一面加以肯定和赞赏,这种做法可以满足孩子内心的自我肯定的要求,强化其积极向上的欲望。孩子的心灵是自由的,他们敢想敢说,毫无顾忌,毫无束缚。只要我们每位老师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那一个个“绝妙的错误”将是明日的天才,那我们终将成为点化天才灵魂的使者。

(责任编辑  郑小玲)

 

 

 

 

一张贺卡传真情

   

每当我看到影集里那张不起眼而又珍贵的贺卡时,我便想起老一辈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过的话: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一个真实的故事告诉我,适度的爱是一种最效的教育手段,应该成为教育学生的主旋律。尤其是那些失去爱的单亲家庭的孩子,他们更渴望温暖,渴望亲情,渴望信任。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彻底地告别昨天,坚定地走向明天。

那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三个年头,新接了一个班,原任老师告诉我,班里有个学生叫小沈,(为了保护他,省略了名字)人挺聪明,每次测试都在九十分以上,但由于父母离婚后,性格孤僻,不合群,平时会有反常行为,你一定要多加注意。听了她的话,我不以为然,心想,我用母亲般的爱去滋润他,不就好了吗?开学的第一个星期,因为工作繁忙,把他给忘了。9月10日教师节这一天,我向往常一样去上课,当我检查学生的作业时,一张精美的贺卡递到我眼前。我抬眼打量他:瘦小的个子,乱蓬蓬的头发,一双机灵而又失神的眼睛,一件破旧的衣服上全是油渍。看到这个可怜的孩子,我微微一笑,接过贺卡,说“谢谢你”。顿时,他那失神的眼睛明亮了许多,一张蜡黄的脸像盛开的花朵。看到他这么高兴,我下定决心,一定要让他健康成长。从此以后,我这位没有结过婚的女孩,便当起了母亲的角色,经常帮他洗头、洗衣;空闲时和他谈天说地,完全没有一点儿教师的架子,看到他每天在我周围蹦蹦跳跳的开心劲,我别提多高兴。

天有不测风云,我的美梦很快就醒了。在一次单元测试中,他只考了六十几分,看着他的成绩,我傻眼了,我的一番苦心竟然换来如此分数。我非常气愤,在班内恨恨地批评了他一顿,把满肚子的委屈全撒在他的身上,只见他低着头,一声不吭。下课以后,同学们都出去活动了,只有他呆呆地坐在位置上,一动也不动,我想去安慰他,又想让他好好地反思一下,便恨恨心走开了。几天以后,他变了,不愿接近我,不愿和我说话,冷不丁地还会在地上打几个滚,或者大吼几声,甚至和另一个班上的弱智学生混在一起。在一次家访途中,我班许多同学围在我周围,跑前跑后,问东问西。忽然我发现一个瘦小的身影总是跟随在后,若隐若现。我细瞧,原来是他,便主动叫他过来,可他就是不肯,宁可带着弱智边玩边尾随。看到这样,我心里一阵酸痛,这就是我培养的学生吗?长期以往,他将人不人,鬼不鬼的一直消沉下去,长大以后,会有怎样的叛逆心理呢?对社会会做出怎样的举动呢?……我不敢多想了。

这一夜,我失眠了。

第二天,我便主动找他谈心,首先向他道歉,再让他明白一个人的家庭是不能选择的,但前途是可以选择的,并列举了几个学生奋发成才的事例,让他自动丢掉自卑的包袱,树立信心,与同学友好交往。老师不因为你父母离婚而鄙视你,你做得好的地方,老师会表扬,你做得不好的地方,老师当然要批评你啦。这样,你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谈完以后,我立刻组织了一次班会,主题是:我们都是一家人。让学生也明白,小沈在我们班就是我们的一员,我们要手拉手,心连心地共同进步。

经过我的开导,同学的帮助,他又变了,变得活泼、开朗了,变得合群了,变的自信了,每天能看到他活跃的身影、灿烂的笑容……

可惜,第二年我带了另一个班级,在910日这一天,我又收到一张特殊的贺卡,虽然它的价钱不是很昂贵,但对我来说,却很珍贵。它常常让我掂量夏老先生的话,适度的爱才是真正的教育。

直到今天,这张贺卡我还珍藏着,它不仅寄予了小沈对我的一片真情,也寄予了我对学生的一片真情。

                                           (责任编辑  曹伟芳)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实验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2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奔牛镇南观路58号 电话:0519-83211439 83211214 83217635 邮箱:czbnsyxx@163.com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