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在朗读中培养学生感悟能力有效研究 研究方案
发布时间:2019-03-2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胡静静

在朗读中培养学生感悟能力有效研究

一、研究思路: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注重教学中的五种关系,其中之一就是“重情感、重体验、加强感情与知识、能力之间的关系。”教学建议部分也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非常重要。“感”,即感知,是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悟” ,了解、领会的含义。“感悟”的过程,便是读者与作者心灵沟通的过程。 学生的感悟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教师都需要注意培养和引导。

、研究目标: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抓实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增强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

2、立足课堂,精心指导朗读,提高朗读训练的有效性,激发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朗读的技能。

3、通过研究和实验,使学生的朗读习惯有较大的改变。学习能力、创造思维、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等均有所提高。

4、语文知识面有一定程度的拓展,能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主动进行朗读说话练习,促进朗读教学质量的提高。

、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研究。在理论指导的基础上,进行调查研究和实践探索,边研究边行动。

2、个案研究法。选取典型事例与教学案例,加以分析,揭示规律。

3、经验总结法。认真做好实验过程中的资料收集、分析和提炼,及时总结反馈。

四、研究步骤:

根据实际,我设计了“计划——行动——检测——反思”四步循环的思路,分为三个时间段来实施。

第一阶段(用时1个月):

加强理论学习,更新发展教育制定计划和方案,明确思路,落实研究任务;

查看搜集相关资料,了解研究现状;调查语文课堂学生朗读感悟能力的现状。

1.确定内容:通过语文教学,渗透朗读感悟能力培养;运用多种训练手段,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

2.理论学习: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我畅游于学校的图书室,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通过互联网,学习先行者的宝贵经验,阅读了有关的论著、论文。

3.调查现状:通过问卷和座谈,了解学生对阅读教学的需求,掌握学生语文学习的心理动态。

4.拟定计划:在前辈的帮助下,初步完成了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用时6个月):

课题组教师按课题方案进行研究,做好记录,搜集整理分析资料,撰写阶段小结;定期开展课题组成员会议,加强理论学习;加强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感悟的指导。

1.实施课题研究方案,落实课题研究班级。设计课题研究前期调查问卷,开展调查问卷,了解学生朗读方面的基本状况,积累原始资料并进行分析整理,形成分析报告。

2.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对照新课标的具体标准,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朗读能力发展水平,展开小学阅读教学中朗读训练的具体研究,探索小学朗读训练教学策略。

3.针对师生在朗读方面的不良现状,抓住在阅读教学中朗读方面存在的问题,定期开展课题组会议,加强理论学习,进行经验小结。

第三阶段(用时3个月):

主要是组内交流,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研究工作总结,迎接结题验收。

1.整理各阶段的研究资料和数据,总结阶段计划安排。

2.进行后期调查问卷,验证实践,对比分析,归纳总结,撰写分析总结报告。

3.撰写研究论文。

4.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实验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2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奔牛镇南观路58号 电话:0519-83211439 83211214 83217635 邮箱:czbnsyxx@163.com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9号